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指数投资逐渐受到投资者青睐的情况,被动指数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比首次超过主动权益型基金。投资者普遍采取赎回主动管理型基金的策略,转而投资股票型ETF和宽基ETF。其中,A500ETF以及半导体材料、互联网科技等相关指数产品受到较多关注。同时,部分ETF产品年内涨幅较高,而一些疫苗与生物技术相关ETF和医药相关ETF则跌幅较大。市场趋势显示投资者转向被动投资,指数型基金的天然优势也促进了投资者的选择转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指数投资逐渐受到关注
被动指数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比超过主动权益型基金,表明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指数投资。
关键观点2: 投资者策略转变
投资者普遍采取赎回主动管理型基金的策略,转而投资股票型ETF和宽基ETF,如沪深300、中证A500指数等。
关键观点3: ETF产品的表现
部分ETF产品如广发中证A500ETF、华夏中证A500ETF等规模增长较多,增长率较快。同时,芯片、半导体等相关ETF年内涨幅较高,而一些疫苗与生物技术相关ETF和医药相关ETF则跌幅较大。
关键观点4: 投资者理念的转变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成本低廉、透明度高、风险分散的指数投资。市场趋势显示个人投资者的占比减少或投资理念趋向成熟,这也促进了投资者对指数基金的选择。
文章预览
近年来,指数投资逐渐进入大众视野,不少基民感叹,“买主动权益还不如买ETF。” 从数据上看,根据公募基金三季报数据显示,在偏股型公募基金中,被动指数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比达到了51.11%,首次超过主动权益型基金,主动权益基金持有A股市值占比降至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近期大量资金也借道被动指数基金流向沪深300、中证A500指数等宽基ETF。 基金投资者申赎情况看,根据中基协数据显示,混合型基金于10月份的份额再度减少约1141.78份,延续了此前连续10个月的下降态势。不难发现,在今年前九个月中,投资者普遍采取了赎回主动管理型基金的策略。尽管市场在9月底出现了一轮显著的上涨行情,但投资者在随后的10月份依旧选择了在市场高点进行主动型基金的减持。 相较于主动权益型基金,指数投资情况较好。截至10月底,股票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