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科学网
作为全球最大的中文科学社区,科学网(www.sciencenet.cn)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华人科学与高等教育界,以网络社区为基础构建起面向全球华人科学家的网络新媒体,促进科技创新和学术交流。
今天看啥  ›  专栏  ›  科学网

顶尖名校前校长:大学校长必须为学者争取资源

科学网  · 公众号  · 科学  · 2025-04-26 20:04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英国物理学会主席基思·伯内特的专访内容,他分享了曾经的治校感悟、个人成长经历、教育观点、对大学与教师关系的看法、对未来大学和社会发展的看法以及担任英国物理学会主席期间的举措等。文章强调了基思·伯内特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对学者的尊重、以及对未来的前瞻性和创新思维。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基思·伯内特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牛津大学的学习经历,强调了失败是学习和科研的一部分,并认为教育不是训练学生不出错。

基思·伯内特出生在英国南威尔士的矿区,从小对火箭产生兴趣并尝试制作火箭发动机。他在牛津大学度过了本科到博士的8年时光,并分享了适应大学快节奏学习的方法和在牛津大学的学习体验。他认为失败是学习和科研的一部分,教育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实践。

关键观点2: 基思·伯内特谈到了担任谢菲尔德大学校长期间的经历,强调了校长的职务需要了解学者的工作并为其发声的重要性。

他提到了学术自由的重要性和局限性,并分享了如何平衡学校资源保障学术自由的经验。他认为校长应该了解学者在做什么、为什么做,并努力争取资源来支持他们的工作。他还强调了真正的学术自由是不存在的,但可以通过努力向学术自由的理想靠近。

关键观点3: 基思·伯内特谈到了对当下大学与教师关系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他强调了过量的评估对教师教学的干扰,并呼吁给教师足够的自由决定权。他还谈到了大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为大学应该服务公众、造福社会。他认为传统意义上的大学可能会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发生变化,未来可能会进入“元技能”学习时代。


文章预览

文|《中国科学报》记者 王兆昱 田瑞颖 英国物理学会主席基思·伯内特曾在谢菲尔德大学做了11年的校长。在任期间,他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去了解学者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并为他们发声和争取资源。 “让学者感受到领导者对他们的尊重和钦佩非常重要。”伯内特说。 近日,这位72岁的物理学家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分享了曾经的治校感悟,还讲述了自己从“小矿村”平民,逆袭考入牛津大学的故事。他反对大学只为“精英”服务,倡导大学服务大众,“否则大学将会逐渐脱离社会”。 基思·伯内特 1 教育可不是训练学生“不出错” 《中国科学报》 : 一些考入牛津大学的学生有着看似完美的教育经历以及丰富的资源。你的童年和成长环境是否如此? 基思·伯内特 : 我出生于英国南威尔士的矿区,父亲在一家小公司做工业陶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