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著名化学家埃里克·卡雷拉被曝出其早年写给博后的信件,信件中展现了其对于研究工作的严苛要求和对博后的压力,引发广泛讨论和争议。除了对卡雷拉个人行为的探讨,文章还涉及了科研文化、工作环境和科研人员的心理健康等问题。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信件曝光和争议
卡雷拉写给博后的信件被曝光,信中要求博后在晚上和周末工作,并对不能满足其要求的博后进行指责和威胁,引发广泛争议。
关键观点2: 卡雷拉的道歉
卡雷拉在争议压力下发表道歉声明,承认信件中的行为是一个错误,并为之道歉。
关键观点3: 科研文化和工作环境
文章探讨了科研文化中的加班和竞争压力,以及科研人员面临的工作环境和心理健康问题。
关键观点4: 前任导师的评价和前任课题组成员的声音
卡雷拉的前导师和前课题组成员发表观点,解释了这种现状的复杂性和根源。
关键观点5: 其他科学家的经历
其他科学家也有类似的经历,反映了科研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文章预览
「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这句来自茨威格的警世名言,放在如今或许能换个说法: 「所有发生过的言行,早已被大数据做好了备份」。 无论是功成名就的社会精英,还是普通的冲浪网民,没有人能够彻底抹除自己在赛博世界留下的一切痕迹。 著名的有机化学家,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终身教授埃里克·卡雷拉 (Erick M. Carreira), 他在有 机化学界有着巨大的影响, 迄今为止在各种知名期刊发表论文 300 余篇。 并于 2020 年 9 月 3 日被顶刊《美国化学学会杂志》(JACS)宣布任命为 新主编 。 图片来源:JACS 而也正是他被任命为主编,迎来事业巅峰的时刻。一封他 24 年前 写给自己博后的信 ,在社交网络上被一把把「赛博洛阳铲」挖了出来,并在学术圈激起了轩然大波。 这封信是这样写的: 圭多: 我想以书面形式向你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