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一位光明日报的忠实读者写的来信,分享了他/她选择回到新疆石河子大学任教的原因和经历。文章表达了对西部的深厚感情,以及受到良师益友的影响,选择了为西部科研教育事业奉献自己力量的故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读者是光明日报的忠实读者,对西部充满感情。
读者通过读报了解到了很多关于西部的报道,并且亲身经历了西部的生活,对这片土地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关键观点2: 读者选择回到新疆石河子大学任教。
读者在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毕业后,选择回到新疆石河子大学当老师,受到了张金利教授的影响,决定将青春安放在新疆。
关键观点3: 读者在新疆石河子大学的科研经历。
读者在新疆石河子大学从事科研工作,选定了印染行业及煤化工行业有机废水处理和回收的科研选题,并顺利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自治区相关项目。
关键观点4: 新疆的发展变化及读者对新疆的热爱。
读者对新疆的发展变化表示赞赏,并鼓励人们去新疆发展,为新疆的科研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文章预览
【连续报道】 光明日报编辑部: 我是贵报的忠实读者。最近,读到贵报刊发的报道 《扎根西部,新时代学子这样选择!》 ,真是感慨万千!这样的好报道,翻来覆去看上四五遍都舍不得放下。为啥?因为说出了我们想说的话! 我是河北人,本科就读于长安大学。读书期间,身边就有很多来自西部的同学。我和他们一起学习生活、聊天交流,也结伴去了西部的很多地市旅游、调研、社会实践。所见所闻,让我渐渐对这片绮丽壮美的土地充满了感情。 2023年,从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博士毕业后,在很多人惊奇的目光中,我选择回到西部,在新疆石河子大学当了一名老师。 之所以下定决心把青春安放在新疆,一方面是源于多年前熏陶渐染形成的“西部情”,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了一位良师益友——天津大学张金利教授的影响。 张老师是国家第八批援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