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壹心理
壹心理官微 | 关注心理公开课,每周听心理大咖用心理学解读生活!
今天看啥  ›  专栏  ›  壹心理

人生建议:不要太操心你的父母、伴侣、孩子

壹心理  · 公众号  · 心理学  · 2025-04-17 10:56
    

主要观点总结

这篇文章讨论了过度操心的心理原因和后果,以及应对方法。过度操心可能导致关系恶化、个人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文章还提到了如何学会课题分离、如何更好地关心自己以及如何接纳无意义担忧。最后强调,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应该允许自己享受自己的人生。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过度操心的心理原因

过度操心的人往往出于两种心理:一种是“只有通过听我的,坏结果才不会发生”,属于内部控制点类型;另一种是“我必须替对方打理好一切”,常有救世主心态,是迎合型投射认同。

关键观点2: 过度操心的后果

过度操心可能导致关系越处越烂,增加个人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并且可能导致情感上的疏离和暴力行为。

关键观点3: 应对过度操心的方法

学会课题分离,将自主权交还对方;在操心他人之前,更要操心自己;接纳无意义担忧,逐渐理清担忧的由来并接受它。


文章预览

最近发现了一个扎心的真相: 一个人不开心的根源,是操心太多。 前段时间,朋友小鱼和我吐槽: 为什么自己 越 操 心别人, 反而 越 被人嫌弃 ? 她说她老公得过胃病, 于是 格外注重老公的饮食。 有一次,老公要去朋友家吃饭,小鱼担心 他 吃得不干净,便不顾老公的拒绝,做了盒饭让 他 带去吃。 结果 晚上回来,小鱼发现盒饭 根本没动过, 觉得老公 根本不在意自己的付出 。 两人为此吵了一架,小鱼觉得自己是为对方好,但老公却指责小鱼管太多。 小鱼对儿子也是操碎了心, 主动包揽了孩子的一切,小到每天吃什么、穿什么,大到上什么兴趣班、升学选择等,每天都盯着儿子做公功课到很晚。 然而,儿子却越来越烦她,甚至一跟她说话就容易发脾气。 小鱼不懂: “ 为什么 我 那么 关心他们,他们不但不感激,还指责我 ? 我到底做错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