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俄罗斯商品馆存在乱象,部分商家虚假宣传,将国产商品冒充进口产品。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执法,重点检查经营主体资质、商品来源产地等问题,并要求商家整改。同时,消费者在购买俄罗斯商品时需要注意标签标注的产地、进口俄罗斯食品的中文标签与外文是否对应等问题。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但商品质量仍需重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俄罗斯商品馆存在乱象
部分商家无证经营、将国产商品贴上俄标冒充进口产品,一些商品是先出口再进口,变成“俄罗斯进口商品”。
关键观点2: 多地市场监管部门开展专项执法
上海、成都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对俄罗斯商品馆开展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经营主体资质、商品来源产地等问题,并要求商家整改。
关键观点3: 消费者需注意购买俄罗斯商品时的标签问题
购买俄罗斯商品时,消费者需要注意标签是否标注产地、进口俄罗斯食品中文标签与外文是否对应等问题。
关键观点4: 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数量持续增长
国内现有俄罗斯商品相关企业3532家,近两年相关企业持续增长,但商品质量仍需重视。
文章预览
越开越多的俄罗斯商品馆乱象丛生,部分商家无证经营、将国产商品贴上俄标冒充进口产品,更有媒体曝光,一些商品是先出口再进口,摇身一变就成了“俄罗斯进口商品”。 【 仨月就能回本?!多家俄罗斯商品馆开始整改 】 对此,上海、成都等地已经开始进行专项执法,集中排查整治俄罗斯商品馆乱象。 △消费者 在选购琳琅满目的俄罗斯商品。(资料图,图片由NCSPHOTO提供) 1月8日,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发文称, 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注意到俄罗斯商品馆引发热议,自2024年12月23日起开展了两轮集中排查整治。 截至目前,上海全市范围内共排查发现47家“俄罗斯商品馆”类店铺,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对关注度比较高的经营主体资质、店招标语宣传、商品来源产地等问题进行了检查。对个别无证无照经营、未备案经营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