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原互联网教育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支撑开展远程教学交互、知识建模与分析、学习者建模与学习分析、学习环境设计与评测、系统化教育治理和数字资源公共服务等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
今天看啥  ›  专栏  ›  互联网教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脑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驱动的未来教育变革

互联网教育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教育  · 2024-09-24 17:22

主要观点总结

薛贵和刘德建探讨了智能时代背景下的未来教育变革。文章首先介绍了脑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分析了智能时代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新要求,并重点阐述了智能时代创新教育的设计原则和体系。文章指出,未来教育需要突破知识传递的限制,以推动人类持续繁衍与进化为目标、以学习力培养为核心、以个性化按需学习为导向、以人脑学习规律为指导、以技术创新为依托,帮助个体培养有机的知识体系、强大的认知能力和持久的学习动力。为实现这一目标,社会各界需从教育政策、科学研究、教师教育、考试评价、课程设置和技术创新等方面协同行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智能时代的新要求

智能时代要求人拥有更强大的智能、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以掌握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在某些专业领域开拓创新并出类拔萃,抵挡诱惑并努力实现个人成长目标。

关键观点2: 创新教育的设计原则

未来教育需要突破知识传递的界限,以推动人类传承和进化的根本任务;突破传统学科专业的界限,实现多学科和跨学科的教育创新;突破教育方式的边界,实现大脑塑造的全景教育;突破教育技术的边界,实现符合大脑规律的高效教育。

关键观点3: 按需学习的导向

按需学习可以帮助个体更好构建有机知识体系、照顾每个孩子的认知能力,提供针对性的训练,并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关键观点4: 大脑规律为指导

基于脑认知科学的研究,可以为学习力的培养提供全新的认识,为科学和高效学习力提升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未来教育的设计,包括相关的政策制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以及评价体系,都需要充分依据大脑的规律。

关键观点5: 技术创新为依托

脑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方面推动未来教育体系的设计,包括对教育本质的重新定义、重新设定以学习力为核心的教育目标、提供尊重大脑规律的学习方法、千人千面的按需学习路径,以及切实助力完成上述目标的全新教育科技。


文章预览

作者简介 薛贵, 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研究方向为人类学习和记忆的认知和神经机制。主要论文有《内部动机、外部动机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事件相关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及其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中的运用》《 Transformative Neural Representations Support Long-Term Episodic Memory》 《 Individual-Specific and Shared Representations During Episodic Memory Encoding and Retrieval 》等。 刘德建,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联席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教育应用、数字教育。 摘要 脑认知科学与人工智能快速发展,推动人类社会加速向智能时代演进,对人类生存发展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也推动教育目标和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未来教育体系的设计需要突破知识传递的限制,以推动人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