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描述了昆明东川红土地上的乡村振兴新图景,包括招募新村民、发展特色旅居、开展创新农业项目等。文章介绍了冬瓜湾艺术村的多种活动和创业者机会,以及乌龙镇和乐居村的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案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招募新村民,开启乡村振兴新图景
冬瓜湾艺术村招募各种创业者、艺术家,提供养生和狂欢两种生活方式选择,旨在打造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关键观点2: 发展特色旅居,融合文化与农业
东川文旅投通过发展特色旅居,结合当地美景和文化底蕴,吸引摄影爱好者和旅居者。同时,以马铃薯旅居小镇为特色,打造具体化的旅居生活。
关键观点3: 创新农业项目,体验云端认养
乌龙镇推出“绿美乌龙软香米认养季”活动,让市民认养稻田成为农场主,体验云端农田的乐趣。同时开展食育研学之旅,结合美食制作,让孩子们了解大米成长过程。
关键观点4: 融合生态农业与旅游,带动古村发展
西山乐居村利用自然风貌和人文资源,发展生态农业与文化旅游融合的模式。通过九犀手作面包等特色产业带动,吸引游客,丰富业态,变成真正意义上“乐意居住的地方”。
文章预览
五彩斑斓的红土地,冬瓜湾村正在招募新村民;郁郁葱葱的龙山上,“数字游民中心”开启,或旅或居,去留都随心意;把稻田搬上云端,城市农场主随时随地可看见自己的田,科技加持让乡村近在咫尺。 当城市青年还在为“内卷”焦虑时,一群昆明年轻人去到乡村, 不种田、不养鱼、不喂猪,却以“爆改”为犁,在这片红土地上开垦出乡村振兴的新图景。 “躺平养生或发癫蹦迪,这里将是你的‘卷不动了’驿站。”一则有趣的招募令,来自 东川红土镇冬瓜湾艺术村 。 在东川红土地绝美景色中,可以当一个养生派,跟村口长寿阿公学习“呼吸大法”,丢掉手机和电脑在小院里晒一下午太阳,边泡药浴边听《道德经》;或是当一个癫狂派,把《工作周报》丢进爆米花机炸成碎片,参加篝火蹦迪晚会学习技能“骂街”......以上种种,都允许在冬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