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一场关于天气预报的科普活动,包括参观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数据中心、气象台会商大厅、气象演播大厅等地点,并学习解读天气预报、气象雷达图等气象知识。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活动目的
通过参观和学习,让参与者了解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和气象知识,揭开天气预报的面纱,成为“小专家”。
关键观点2: 活动流程
活动包括全解气象科普课堂、气象数据中心研学、服务中心及会商大厅参观、演播大厅参观、手工制作等环节。
关键观点3: 学习内容
参与者将学会解读天气预报、识别天气预报符号、了解天气预报中的专用名词、解读特殊极端天气及危害等。
关键观点4: 活动报名信息
活动面向7-13岁的单飞儿童,地点在海淀区正福寺中街10号。9月7日下午场可报名,15人成团,20人满团。活动当天会有摄影师跟拍,照片可能会用于后期活动宣传。
文章预览
你知道每天北京卫视播出的天气预报是在哪里进行直播拍摄的吗? 你知道气象站的观测数据是如何计算得出天气预报的吗? 你认识那些气象符号吗? 你会看气象雷达图吗? …… 带着这些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 北京市气象服务中心 ,走进 北京气象演播大厅 ,一起揭开天气预报的面纱,变身天气预报“ 小 专家! ” 一 小天气预报专家参观线路 1、国产“超级大脑”让“风云”可测——参观北京市气象数据中心 最初的气象预测其实是一种玄学,古人通过占卜测算天气,后来人们通过看云、辨风、识天象来预测。 现在,我们知道大气运动总是遵循一定的物理规律,人们将大气运动变化规律编写成一系列数学方程,再利用高性能计算机进行运算,得到未来天气发展变化状况。在气象预测中,算力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