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微血栓在COVID-19后遗症中的重要性,以及由此引发的栓塞和坏死问题。针对早期发现和去除微血栓的挑战,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李永健/陈皓生团队开发了一种利用靶向磁性微泡(TMMB)和介入磁性导管的方法来识别和去除移动性微血栓。该方法使用涂有血栓靶向药物的TMMB,内部包裹磁性纳米粒子,不仅可以靶向粘附在微血栓上,还能被磁性导管有效捕获。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TMMBs的特点和结构
TMMBs具有三层结构,表面包裹有微血栓靶向配体,如Arg-Gly-Asp-Ser(RGDS),外壳由PLGA构成,内部为Fe3O4纳米粒子。
关键观点2: TMMBs的功能
TMMBs能黏附在游走的微血栓上,并且能被磁性导管吸引。其尺寸便于通过标准静脉导管或现有的化疗端口插入和取出体内,不会阻塞或损伤血管。
关键观点3: 实验验证
在大鼠模型中的概念验证实验中,使用该方法后微血栓浓度在3分钟内降低了60%以上,并且不会损害器官。
文章预览
微血栓是引起COVID-19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会导致随后的栓塞和坏死。由于其体积小且运动不规律,早期发现和有效去除体内微血栓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针对此问题, 来自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的李永健/陈皓生团 开发了一种利用靶向磁性微泡(TMMB)和介入磁性导管来识别和去除移动性微血栓的介入方法。 将血栓靶向药物涂覆在TMMB上,将磁性纳米粒子包裹在内部,不仅可以靶向粘附在移动性微血栓上,还可以被血管中的磁性导管有效捕获。 本文要点: (1)TMMBs具有三层结构,表面包裹有微血栓靶向配体(如Arg-Gly-Asp-Ser,RGDS),外壳由PLGA构成,外壳内部为Fe 3 O 4 纳米粒子。 (2)TMMBs不仅能黏附在游走的微血栓上,还能被血管内插入的磁性导管介入吸引,尺寸与医疗手术中常用的介入导丝相似,便于通过标准静脉导管或现有的化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