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是到2027年形成具有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的新型储能制造业。方案提出加快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多元化发展,提升技术和经济可靠性,引导有序投资和科学布局。同时,强调产业链协同联动,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强化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并支持企业海外投资和绿色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新型储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产业规模与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形成产业主体集中、区域集聚的格局。
关键观点2: 新型储能技术的多元化发展
方案提出加快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多元化发展,包括锂电池、超级电容器、铅碳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等,并适度超前布局氢储能等超长时储能技术。
关键观点3: 加强产能监测预警与有序发展
方案强调加强锂电池等产能监测预警,防范盲目投资和无序发展风险,引导企业合理制定产业发展目标,有序部署产业规模。
关键观点4: 科学有序扩大有效需求
方案提出顺应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趋势,结合多种因素系统性确定新型储能需求,引导上下游稳定预期,完善配套体系,积极创新商业模式。
关键观点5: 加强资源保障与绿色发展
方案加大对国内矿产资源的找矿支持力度,支持企业海外投资和绿色发展,鼓励生产企业做好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产品易回收、易利用性。
文章预览
财联社2月17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印发《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其中提出,到2027年,我国新型储能制造业全链条国际竞争优势凸显,优势企业梯队进一步壮大,产业创新力和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新型储能制造业规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生态主导型企业3—5家。产业主体集中、区域集聚格局基本形成,产业集群和生态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显著增强,标准体系和市场机制更加健全。 方案提出,面向中短时、长时电能存储等多时间尺度、多应用场景需求,加快新型储能本体技术多元化发展,提升新型储能产品及技术安全可靠性、经济可行性和能量转化效率。加快锂电池等成熟技术迭代升级,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提升高端产品供给能力。推动超级电容器、铅碳电池、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