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是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的全面分析,包括股权激励的定义、发展历程、实施效果,以及对中国和美国股权激励制度的比较。文章还探讨了股权激励对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以及不同行业和风格的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面的差异。最后,提出了股权激励的风险点和投资建议。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股权激励概述
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旨在促进公司价值增长和推动经济进步。美国的实践表明,股权激励制度对于促进公司价值增长和推动经济进步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关键观点2: 中美股权激励比较
美国股权激励制度确立经验与其所处的经济和市场背景息息相关,如税收政策、会计准则和公司治理结构等。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便引入了股权激励制度,经历了探索、快速发展和规范发展三个阶段。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数量和规模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关键观点3: 股权激励对股价的影响
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出在短期内能显著提升上市公司股价,长期内也能持续显现其积极影响。不同类型的股权激励方式对股价的影响各有差异,其中股票期权在短期和长期内对股价的提振作用更为显著。
关键观点4: 行业与风格的差异
股权激励对不同行业上市公司股价的影响表现出一定的异质性。短期内,股权激励对下游必选消费及TMT板块上市公司股价的提振作用较为显著;长期来看,股权激励对中游制造板块、家用电器、社会服务及通信板块的股价提振作用较强。此外,市值风格方面来看,股权激励对小盘股股价的长期提振作用最强。
关键观点5: 风险提示
海外货币政策路径的不确定性、市场波动等因素可能对股权激励产生影响。此外,部分上市公司在实施股权激励计划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业绩未达标、内外部环境变化等问题,导致计划终止实施。
关键观点6: 投资建议
投资者应关注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方面的前景和时点,以获取阶段性投资回报。同时,也要注意风险,如海外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等。
文章预览
核心观点 股权激励是有效的公司治理手段,指上市公司以本公司股票为标的,对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他员工进行的长期性激励。 从股权激励的实施效果看,美国的实践表明,80年代兴起的股权激励制度对于促进公司价值增长和推动经济进步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股权激励将公司管理者和股权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可有效减少管理者的短视行为,促使管理者执行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战略,在股权激励盛行的八九十年代,美国股票市场迎来长牛行情,在此期间,股权激励制度也被公认为是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美国股权激励制度确立经验与其所处的经济和市场背景息息相关。 例如税收政策和新会计准则颁布、公司治理结构变化等等,但是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激励制度的合理设计,具体来说,激励力度的合理性、行权价格的设定、授予频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