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小凡的慢时光

D21-12 如何把文字“软”下来”?

小凡的慢时光  · 简书  ·  · 2021-01-02 21:58

文章预览

之前的课程都是在讲读书的方法,读书是输入,把外面的信息和知识装进我们的大脑。从今天开始,我们迈进了一个新的学习阶段――输出。即把看到的、想到的东西写出来。只有写出来,才会形成自己的作品。

关于写作常见的误区:

1.把写作当作考试,写的东西都是空话、套话。比如,我们过去只有在语文课上才会写作文,而语文课上的作文都是有套路的。这样就导致一个后果,很多人写的都“千篇一律”,满篇都是陈词滥调。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这样没有干货的文章,是没有人买单的,也是没有价值的。

2.语言比较生硬,让人感觉每句话都在说“大道理”。

比如我们学习拆书稿过程中最容易犯的错误,第一次拆书稿投稿时,我们很多人会大量照搬书中的原话,最多只是换了个词语的顺序。其实,听拆书稿的听众更希望听一些好懂的话。

如果我们写出来的拆书稿跟书的内容一样,其实就失去了拆书稿的意义。

那么如何把文字“软”下来呢?

这个“软”和“生硬”相对应。生硬的文字拒人千里之外,而软的文字,能进到人的心里,更容易让人接受。

写作(以拆书稿为例),说到底,其实就三件事:

1.想法,即写什么;

拆书稿依托我们看的书写解读,不需要我们凭空创造。一本书凝结了作者的智慧,是非常好的“知识集合”,有一本书做后盾,我们不会没东西写,大大降低了写作的难度。

2.技巧,即怎么写;

拆书稿写作其实是一种模板化写作。所谓模板,其实就是往框架里填内容,写文章变得简单很多。

但是如果只会套用模板,是写不出好文章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模板是公开的,你能看到,别人同样能看到。你能往里头套,别人也可以。同一本书,有人在用心写,有人套模板,你觉得读者更喜欢哪种呢?

不过,刚开始写稿时,我们可以用模板,就像小孩儿的学步车一样,我们可以利用它,但不能依赖它。我们要做到“手中没模板,心中有模板”。

3.目标,即为什么写。

拆书稿不是自娱自乐,而是写给那些没有读过这本书的人、不了解这本书内容的人看的。他们看了我们写的拆书稿,看懂了,并且从中学到了东西,就说明我们的拆书稿是成功的。

我们写拆书稿时,心里要一直想着一件事,那就是,别人能不能听懂,别人会不会对我讲的内容有兴趣。

……

只要想明白这个“写作三问”,就可以写出任何你想写的东西,而且每一篇都能符合要求。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