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讲述了中国企业风险管理论坛的背景和即将开展的活动,以及钢贸融资链中的风险问题。文章详细描述了钢贸融资链中企业之间的资金运作模式和国企在其中的角色,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问题。此外,还涉及虚假仓单、仓库控制、资金杠杆放大、重复质押等问题引发的危机和后续事件。最后,强调了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并提醒防范风险。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国企业风险管理论坛
这是一个关于企业成长与风险管理的对话论坛,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关键观点2: 钢贸融资链中的国企角色与风险
国企在钢贸融资链中扮演“二银行”的角色,提供融资服务,但也存在巨大的风险。如虚假仓单、仓库控制、资金杠杆放大、重复质押等问题都可能导致重大损失。
关键观点3: 钢贸融资的风险点
钢贸融资链中的风险包括国企考核机制的要求、银行贷前审查的不足、钢贸商资质的不考察、虚报质押钢材数量、控制仓库进行重复质押等问题。
关键观点4: 钢贸危机的爆发
2012年,钢贸危机爆发,许多国企因涉及钢贸融资而遭受巨大损失,仓库里的钢材因权属不清而无法处理。
关键观点5: 国企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与挑战
国企在风险管理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更加严格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更加专业的风险管理团队来应对。
文章预览
2024中国企业风险管理论坛 | 这是一次关于企业成长与风险管理的对话 | 期待与你相聚在12月的上海! 十年前,南方周末一篇题为《冰山的另一角 国企沦陷钢贸放贷生意》的文章,犹如一声振聋发聩的警钟,揭示了国企在钢贸融资链中扮演“二银行”角色所隐藏的巨大风险。然而,时至今日,尽管这篇文章曾引发广泛关注与讨论,却似乎并未能阻止一些企业前赴后继地踏入这一充满诱惑与陷阱的领域… 在仓库中堆放的钢材,数以万计,准确权属难以清点。 (石言/东方IC/图) 在钢贸融资链中,资金充裕的国企扮演起“二银行”的放贷角色。只是在这个癫狂的游戏里,同一批钢材往往被押给多家国企。直到现在,在许多上海仓库里,钢材都已经锈了,还没搞清楚究竟应该属于谁。 “躺着赚钱”的逻辑 一转手就有10%以上的息差。 为钢贸商提供融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