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啥  ›  专栏  ›  奇点网

《自然》子刊:揭秘腹膜转移关键!中国科学家彻查30万个细胞分子特征,发现间皮-间充质转化是预防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核心

奇点网  · 公众号  · 医学  · 2025-02-19 18:0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研究了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特点和机制。研究发现,腹膜转移中的间皮细胞表现出间皮-间充质转化(MMT)特征,提供了适合癌细胞转移的微环境。以间皮细胞标记MSLN为靶点的抗MSLN抗体可有效抑制腹膜转移癌的发展。研究还指出,腹膜转移具有独特的微环境,治疗晚期CRC患者可能需要针对特定转移部位的特异性干预。文章还探讨了中性粒细胞的差异在CRC进展和腹膜转移中的作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关键特征

研究发现腹膜转移中的间皮细胞表现出间皮-间充质转化(MMT)特征,提供了癌细胞转移的微环境。以间皮细胞标记MSLN为靶点的抗MSLN抗体可抑制其发展。

关键观点2: 腹膜转移的独特微环境

研究指出腹膜转移具有区别于其他转移部位的独特微环境,治疗晚期CRC患者可能需要针对特定转移部位的特异性干预。

关键观点3: 中性粒细胞的差异在CRC进展和腹膜转移中的作用

研究中发现不同组织中中性粒细胞的角色和来源有显著差异。在CRC原发癌中,中性粒细胞表现出促癌表型,支持肿瘤的生长和转移;而在腹膜转移癌中,抗癌中性粒细胞群体几乎完全耗竭。


文章预览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结直肠癌(CRC)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癌症类型,腹膜转移(PM)是CRC晚期常见的转移形式。腹膜转移的治疗选择有限,主要治疗手段包括细胞减灭手术和术后热灌注腹腔化疗(HIPEC),但患者在治疗后仍面临着很高的复发风险。 CRC腹膜转移是如何发生的?有什么独特的特征?这些问题的答案能够给我们新的治疗灵感。 今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国响课题组、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白凡课题组、美国希望之城贝克曼研究所Ajay Goel团队联合在《自然·癌症》杂志发文, 研究者们分析了12名CRC腹膜转移患者的原发癌、转移癌及匹配的临近非癌组织的48份样本,共计30余万个细胞的RNA测序数据。 分析结果发现,腹膜转移中的间皮细胞表现出明显的间皮-间充质转化(MMT)特征,提供了适合癌细胞转移的微环境。 以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