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关于大别型斑岩钼矿床的研究,探讨了CO2在钼的富集成矿中的作用。研究通过一系列实验揭示了CO2对钼分配行为的影响,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研究成果对于理解大别型斑岩钼矿床的成矿过程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别型斑岩钼矿床的特点
大别型斑岩钼矿床形成于碰撞后伸展环境,成矿流体以富CO2、高盐度为典型特征。这些矿床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分布,特别是秦岭-大别造山带内发育有十余个超大型碰撞型斑岩钼矿床。
关键观点2: CO2在钼成矿中的作用及争议
许多学者推测CO2在钼的富集成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以往实验研究却显示CO2不能直接与Mo形成络合物进而促进Mo的溶解。
关键观点3: 实验设计及结果
为了进一步研究CO2对钼成矿的影响,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高温高压实验,通过石英柱原位碎裂技术捕获平衡流体实验方法,结合单个流体包裹体成分LA-ICP-MS分析技术,获得了钼在流体/熔体之间的精确分配系数。实验结果显示,在H2O-NaCl-CO2体系中,由于流体相分离形成的高盐度卤水相中Mo含量急剧升高,获得的DMo是单一相超临界流体的约100倍。
关键观点4: CO2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表明,CO2以一种间接的方式扩大了H2O-NaCl体系的两相区,使得含CO2的成矿流体以不混溶的两相流体形式从熔体中出溶,形成富CO2气相和高盐度卤水相共存的流体。这种流体从岩浆中出溶时,含CO2的成矿流体在相对较深的岩浆中直接出溶,可能对大别型斑岩钼矿床中Mo的富集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观点5: 研究成果的意义
该研究成功揭示了CO2促使大别型斑岩钼矿床中钼富集的作用机制,对理解大别型斑岩钼矿床的成矿过程有重要意义。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免责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摘要由平台算法生成,仅为信息导航参考,不代表原文立场或观点。
原文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您为原作者并希望删除该摘要或链接,请通过
【版权申诉通道】联系我们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