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20世纪的中国学术界,哲学史与思想史是两个并行且互用的概念。尽管“哲学”一词源自西方,但哲学史的研究视角、方法和诠释方向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方法有所重合。思想史与哲学史虽面临同一对象,但区别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诠释方向。尽管哲学史与思想史存在互用现象,但二者各有其独特的存在依据和关注视角。两者在取材范围、研究方法和诠释方向上存在区别,不可简单地以思想史取代哲学史。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并行与互用
20世纪的中国学术界,哲学史与思想史是两个并行且互用的概念,哲学史虽然源自西方,但其研究视角和方法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方法有所重合。
关键观点2: 哲学史与思想史的区别
尽管哲学史与思想史都面对同一对象,但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诠释方向。哲学史具有超越性的视角,而思想史则更多地关注历史的真实性和具体性。
关键观点3: 不可简单以思想史取代哲学史
尽管哲学史与思想史存在互用现象,但二者各有其独特的存在依据和关注视角,不可简单地以思想史取代哲学史的研究。
文章预览
摘 要 在20世纪的中国学术界,哲学史与思想史一直是两个并行且时时为人们所互借互用的概念。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哲学”这一概念本来就是从西方引进的,因而称哲学史为思想史似乎也就包含着对民族传统的某种坚持;另一方面,由于哲学史与思想史往往要面对同一对象,因而二者在外延上又存在着的大小之别,所以哲学史与思想史似乎又存在于不同的取材范围之间。实际上,哲学史与思想史虽然要面对同一对象,但其区别则主要在于不同的研究视角、解读方法与不同的诠释方向上;哲学的概念虽然源自西方,但哲学的方法却并不为西方所独有,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本来就存在的。所以,以思想史取代哲学史或刻意回避哲学史性质的研究,既不是历史主义立场,也不是真正的民族主义立场。 作 者 | 丁为祥,陕西师范大学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