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广州消费者在购买饮料酒时发现外包装未标示保质期,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市场监管部门根据GB 7718-2011规定,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消费者需注意查看储存条件,避免食品变质。不同地区的商家在实际操作中有所不同,有的会标示保质期,有的则不会。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饮料酒外包装未标示保质期引发消费者举报。
广州消费者吴某购买饮料酒发现外包装未标示保质期限,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商家认为自身没有过错,引发争议。
关键观点2: GB 7718-2011规定的背景及解释。
根据该规定,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这是基于其特性,如高浓度酒精防腐等。
关键观点3: 不同地区和商品对保质期的实际操作。
在昆明的一家大型商超,不同食品对保质期的标示有所不同。食用盐、味精和固态食糖都标示了保质期,而酒、食醋和某些饮品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标示。
关键观点4: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和消费者应注意的事项。
对于预包装食品,消费者需注意查看储存条件,确保在保质期内食用。对于免除标示保质期的预包装食品,消费者更需留意贮存条件,以防食品变质。
文章预览
最近广州一名消费者 在购买一款饮料酒时 发现外包装上未对保质期进行标示 于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却被告知商家并无过错 这是为什么呢 广州消费者吴某在某超市购买一款饮料酒,喝完后发现酒水外包装未标示保质期限,他找到商家理论要求赔偿,却遭到拒绝,吴某于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接到举报后,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立即到事发地进行调查取证。 根据举报人提供的消费凭证,并通过现场检查得知,吴某购买的食品为酒精度大于10%的饮料酒。根据GB 7718-2011《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关于保质期的规定:酒精度大于等于10%的饮料酒以及食醋、食用盐、固态食糖类、味精可以免除标示保质期。这些食品之所以能够被免除标示保质期,与它们的特性有关。酒精度高的饮料酒依靠高浓度酒精实现防腐,食醋凭借醋酸来发挥抗菌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