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分析了企业面对国内需求不振时,如何转向海外市场,并详细阐述了其策略和影响。同时,文章也探讨了对企业利润率的影响以及随之而来的多方面效应,包括影响居民部门的就业市场、金融部门的贷款数据等。最后,文章提及宏观消费补贴的重要性及其问题,提出关于如何重拾消费信心的观点。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企业依赖海外市场
当国内需求不振时,企业会更多依赖海外市场。
关键观点2: 以价换量策略
企业在开拓海外市场时采用以价换量策略,导致出口数据提升但利润率受影响。
关键观点3: 工业企业利润率承压
工业企业的ROE和ROA数据趋势向下,对企业利润率产生压力。
关键观点4: 多方面效应
企业利润率承压影响居民就业市场和金融部门贷款数据,并可能引发其他经济体的贸易调查。
关键观点5: 汇率预期与资本流动
利率下行影响汇率预期,可能导致资本流出和其他经济体的贸易赤字问题。
关键观点6: 资产收益差异与摩擦
资本的外币化导致资产收益差异扩大,可能引发摩擦和贸易紧张局势。
关键观点7: 宏观消费补贴的重要性与问题
宏观加大对国内消费环节的补贴影响企业利润和其他延伸效应,但实际效果尚待提升。
关键观点8: 消费信心的复杂性
房产预期和消费信心不是因果关系,重拾消费信心需要找到真正的原因。
文章预览
站在企业角度,画了张去年经济发展的逻辑图表—— 1)当国内需求不振时,企业会更多依赖海外市场; 2)开拓海外市场的同时,我们看到了明显的以价换量策略; 3)以价换量策略导致尽管出口数据提升,但企业的利润率亦受到影响; 我整理了工业企业的ROE和ROA数据—— 4)两者的趋势都是向下,我们知道当企业利润率承压时,就不会愿意扩张,甚至结构性收缩,一方面影响居民部门的就业市场,一方面导致金融部门的贷款数据骤然下降。 5)利率下行影响到了汇率预期,如果资本判断为长期影响,会提升流出的规模,于是我们看到出口顺差、资本逆差的局面—— 6)贸易顺差的反面,就是其他交易对手的贸易赤字,这会引发其经济体内main street的“抗议”,这种抗议会转化为ZZ现象,于是其他经济体会对我们展开贸易调查,增大摩擦; 7)而资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