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回忆了作者与杨奎松老师的交往过程,以及申请读杨老师研究生的经历。作者通过邮件表达对杨老师学识的仰慕,并附上自己的小文章作为敲门砖。杨老师对作者的研究潜力给予了肯定,并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建议和指导。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作者回忆和杨奎松老师的交往过程
通过邮件联系杨老师,表达对杨老师学识的仰慕,并申请读研究生的经历,展示了作者对于学术追求的坚定和决心。
关键观点2: 杨奎松老师对作者的研究潜力给予肯定
杨老师在邮件中肯定作者的研究潜力,并鼓励其到华东师大继续深造,这给了作者极大的学术信心和动力。
关键观点3: 杨奎松老师提供学术建议和指导
杨老师在邮件中对作者的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并鼓励其在史料工作上扎扎实实做足功夫,这对作者今后的学术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章预览
在京一个月,今天该撤了。翻出十年前决定我离开北京的一封邮件,作为再次离京的纪念。 2014年大三的时候,我去北大旁听杨老师的课,两周后发邮件表达强烈愿望——希望跟杨老师读研,并附上自己的一篇小文章作为敲门砖。 那时候杨老师正从北大转到华东师大做特聘,所以我的研究生之路也就转向了华东师大。 在华东师大的每一天都更深地理解这句民间校训: 爱在华师大! 尊敬的杨奎松老师: 您好! 我是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本科三年级的学生钟徐楼芳。冒昧写信给您,实因仰慕您的学识,非常希望在研究生阶段能够入读燕园,师从您学习。 通过本科阶段的三年历练,我自信已经有了初步的问题意识,也掌握了一定的史料解读能力。我也越来越把历史研究作为毕生的爱好,期望能讲出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斗志昂扬,却又忧心忡忡,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