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国家有关部门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的情况。多家医院开设体重管理门诊,其中包括饮食、作息、运动等体重管理方案。文章还介绍了BMI指数的定义和肥胖分类,并强调健康的减重需要长期健康生活方式的管理,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和睡眠等方面的协调。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
国家有关部门为推进体重管理,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这一行动被称为‘体重管理年’行动。
关键观点2: 体重门诊提供全面的体重管理方案
体重门诊由多学科专家组成,提供包括饮食、作息、运动在内的全面体重管理方案,帮助患者实现健康减重。
关键观点3: BMI指数与肥胖分类
BMI指数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根据BMI指数的不同,肥胖程度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重度肥胖以及极重度肥胖。健康的减重需要长期健康生活方式的管理。
文章预览
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引导医疗卫生机构设立体重门诊。 近期,不少医院积极开设体重管理、减重多学科联合等门诊。这些门诊是如何帮人减重的? 体重门诊如何帮患者减重? 制定 包括饮食、作息、运动在内的 体重管理方案 25岁的小王体重300斤,BMI指数接近50,属于重度肥胖,严重超出健康范围。小王来到刚开诊的北京协和医院体重管理联合门诊就医,这个门诊由临床营养科、内分泌科和中医科医生共同出诊。会诊中,不同学科的专家细致分析了小王的情况,提供了一套包括饮食、作息、运动在内的全面的体重管理方案。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 BMI=体重(公斤)/身高(米)² 我国健康成年人的BMI正常范围在 18.5至24 之间。 BMI在 24至28 之间被定义为 超重 。 达到或超过28就是肥胖 。其中,又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