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由清华大学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联合共建,成立于2018年,中心主任为施一公教授,执行主任为王宏伟教授。作为北京市构建高质量发展新范式的新型研发机构,中心致力于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从0到1基础科学难题突破。
今天看啥  ›  专栏  ›  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

Science | 类GSDM蛋白的新型孔道形成机制

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  · 公众号  ·  · 2024-06-18 17:07
    

文章预览

加 星标 ,再也不怕错过更新!方法见文末动图。 焦亡是最初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一种溶解性细胞死亡形式,该过程由GSDM (gasdermin) 家族蛋白介导 1 。该家族成员由N端的GSDM-N和C端的GSDM-C共同组成,GSDM-C通常起到抑制GSDM-N活性的作用。只有水解去除C端自抑制结构域并释放具有孔道形成能力的N结构域时, GSDM孔道才能形成 2 。 2024年5月17日,来自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 丁璟珒 研究员和 邵峰 研究员共同通讯在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 Cleavage-independent activation of ancient eukaryotic gasdermins and structural mechanisms 的科研论文。该工作揭示了2种GSDM样的蛋白不依赖于切割活化的孔道形成机制。 图1. TrichoGSDM及RCD-1的活化机制 在搜索人源GSDM的N结构域同源的蛋白时,研究者在 Trichoplax adhaerens 中发现了仅由2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 Tricho GSDM,该蛋白与人源GSDME和PJVK的N结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