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鸣沙
“沙沉百里,铮铮其鸣。”欢迎关注鸣沙(社科文献出版社近代史主题公众号)!这里有近代史研究与出版的相关资讯,力图呈现圈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愿鸣沙可以伴您一起读书、思索与进步。
今天看啥  ›  专栏  ›  鸣沙

新书资讯|罗志田作序推荐,郭书愚著《以学堂保国粹:清末存古学堂的兴办进程》

鸣沙  · 公众号  · 历史 文学  · 2024-09-03 16:30
    

主要观点总结

《以学堂保国粹:清末存古学堂的兴办进程》一书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清末官办存古学堂的兴办进程,揭示了这一新兴举措在保存国粹方面的深远影响及其被误解的历史境遇。作者郭书愚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详细梳理了存古学堂从兴起、推广到被误解、遗忘的复杂历史,并试图将群体与个案相结合,中央与地方兼顾,呈现一幅动态的历史图景,为读者理解清末社会变迁提供了一个具体的视角和例子。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清末官办存古学堂的背景和意义

清末官办存古学堂是以新式学堂办法保存国粹的创举,有全国性的规模和深远影响,但在新旧之争中被误解,处于‘失语’状态。

关键观点2: 存古学堂的兴起和推广

存古学堂由张之洞在湖北首创,后推广至全国,旨在保存国粹,并培养‘中学’师资。然而,其办学宗旨和方式引发了广泛争议和误解。

关键观点3: 存古学堂被误解和遗忘的历史

尽管存古学堂在清末社会有重要影响,但因其被视为‘守旧’而被时人和后人误解,甚至被遗忘。本书试图重新评估其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价值。

关键观点4: 作者的研究方法和视角

作者采用平实的眼光,梳理并再现了长期被‘遗忘’的存古学堂创办者之行事和言说,力求呈现存古学堂兴办进程的全貌,为读者理解清末社会变迁提供新的视角。

关键观点5: 存古学堂的历史价值和意义

存古学堂的兴办进程不仅反映了清末社会的文化变迁,也体现了时人在接受西学的背景下如何传承中国学问的探索和思考。其研究有助于增进我们对新政时期整体的认识,并对传统别有新知。


文章预览

以学堂保国粹:清末存古学堂的兴办进程 郭书愚 著 平装·308页·30.5万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4年8月出版 ISBN  978-7-5228-3953-0 序 郭书愚关于存古学堂的书即将出版,我很荣幸能为此书写序。二十余年前,书愚在本科高年级开始随我念书,后以本科第一名保送读研究生,又随我念硕士。他硕士毕业时我恰引咎辞职去北大教书,为不中断学业,我建议他报考川大其他老师的博士。书愚则担心换导师后此前的研究方向或难以为继,宁可返家学习,待我在北大开始招生后再报考。时川大历史系领导亦看重对书愚的培养,几经协调,他以推免保送的形式成为我在离开川大前的最后一名博士生,然而实际的指导更多是以信件的方式进行,未免有不能顾及的地方,这是让我甚感抱歉的! 对现在的研究生来说,论文选题是一个大关口。在蒙思明看来,一个历史研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