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1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给我们出了一个悖论,他说,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事物是美好,那么这件事情就不会那么美好了;如果天下的人都知道好事是好的,那么这件事一定是不好的,这似乎和我们日常的认知不同。 在大众的基本认知以及在道教的宗教教化中,都是提倡真善美的,会告知人们什么事物是美好的、是善良的、是值得我们所有人追求的,并且提倡人们都去追求同一个美好的事物,以期达到最终人人皆是善人、物物皆为美好的理想图景。 但在老子的叙述中认为,以上种种其实都是人的有为的表现,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道的无为的状态。 在这里,其实已经为“无为”的思想埋下伏笔,即无为是不有为,不有意识地为,因为,当人人都知道什么事情是善良和美好的,是被提倡的,那么人人就会想方设法去追逐它、获得它,如果每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