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讨论了关于投资股市的观点,主要讲述了价值投资者对于购买股票时机的态度以及两种抄底的动机类型。文章提到了巴菲特和段永平的投资经历,并强调了价值投资者更关注企业的价值而非单纯追求在最低点买入。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概述了股市投资的风险和当前A股市场的观点。
文章提到多数投资者在决定是否购买股票时犹豫不决,担心股市可能进一步下跌。同时指出,对于价值投资者来说,在股市底部区域未能买入而错过大行情才是真正的失误。
关键观点2: 巴菲特的投资经历被用来阐述投资时机的重要性。
文章通过巴菲特的两次投资经历,强调了投资时机的重要性,即便是有经验的投资者也难以准确把握最佳买入时机。但巴菲特也承认,当机会出现且条件成熟时,他们会采取行动。
关键观点3: 段永平的投资理念与抄底的动机被详细讨论。
文章讨论了两种抄底的动机类型:情绪型抄底和伪价投抄底。段永平强调价值投资者不应寻求抄底,而是关注企业的价值,并在足够便宜的时候出手。
文章预览
点击图片即可免费加入哦 👆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浩然斯坦 来源:雪球 在与投资者的交流中 , 无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基金经理 , 多数人认为当前A股市场即使不是最低点 , 也已接近底部区域 。 然而 ,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买入时 , 许多人会犹豫不决 , 担心股市可能进一步下跌 。 大多数人期望在购买股票后能迅速获得回报 , 希望在最低点买入 , 或者等到 “ 上涨趋势 ” 确立后再进场 。 但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 , 如果在股市底部区域未能买入而错过大行情 , 那才是真正的失误 。 2008年9月 , 次贷危机演变成全面的金融危机 , 引发了全球金融海啸 。 美国股市在危机中持续下跌 。 2008年10月17日 , 巴菲特在 《 纽约时报 》 发表文章 《 买入美国正当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