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起点财经
只传播有价值的讯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神嘛事儿  ·  我回答了 @城西张三 ... ·  20 小时前  
第一财经  ·  阿里,跳空上涨! ·  19 小时前  
陶博士2006  ·  250220 人生第一次 ·  昨天  
今天看啥  ›  专栏  ›  起点财经

悬着的心终于死了

起点财经  · 公众号  · 财经  · 2024-12-17 14:25
    

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主要讨论了创新药供给过剩问题。随着创新药的研发增多,供给压力逐渐增大,而用药群众更关心药效,对降价无感。专家审评环节通过率、谈判成功率降低,平均降幅创历年最大。审评流程效率提高,新药审批政策支持下,新药上市速度加快。但资本市场并非利好,供应增加导致竞争加剧。国产新药IND和NDA获批数量激增,创新药的考验才刚刚开始。文章还提到个别药物的无奈人生和大单品的虚假繁荣,同时指出未来商保将为高价值创新药提供长期增量,国际化已有成功案例。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创新药供给过剩问题

随着创新药的研发增多,供给压力逐渐增大,用药群众更关心药效。专家审评环节通过率降低,谈判成功率降低,平均降幅创历年最大。

关键观点2: 审评流程效率提高

在新药审批政策的支持下,审评流程效率显著提升,新药上市速度加快。

关键观点3: 新药获批数量激增

国产新药IND和NDA获批数量快速增长,创新药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关键观点4: 个别药物的无奈人生和大单品的虚假繁荣

部分药物面临无法收回研发成本的问题,同时一些看似繁荣的大单品实则面临诸多挑战,如销售放量后的补贴战、现金流问题等。

关键观点5: 未来商保为高价值创新药提供长期增量

未来商保将为高价值创新药提供长期增量,国际化已有成功案例。


文章预览

作者:阿基米德君  来源:阿基米德Biotech 文章已获授权 在仿制药卷死之后,创新药供给过剩问题也将暴露。 颇具黑色幽默的是,集采现场厂家面如死灰,用药群众却对降价无感。2018年以来,共开展10批仿制药国采,前9批累计节省医保资金1673亿元(第10批数据未公布),人均节省100多元,而且是分散在6年之中。 相比降价,用药群众现在更关心药效。 创新药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目前创新药收入占院内药品收入比例仅10%左右,临床端还存在广泛的未满足需求,但相对支付端却存在过剩压力。 中国创新药供给数量在2021年已超过美国,而且仍在迅速爬坡,支付端还接得住吗?据Insight、开源证券统计,国内新药NDA获批数量2023年为206件,2024年H1猛增至210件,其中1/3左右为新增适应症,剔除这部分,首次批准上市数量仍然可观,而2024年医保目录以谈判/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