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该文章主要围绕“同写意20周年大会:中国医药创新未来之路”这一主题展开,介绍了国内医药创新企业的出海历程和成功案例,强调了国际化是国内创新药企的必选项。文章提到了和黄医药、百济神州等企业的成功实践,也提到了国内医药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如FDA审评标准的问题。同时,文章还从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角度阐述了出海的必要性。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医药创新企业的出海历程和成功案例。
文章中提到了和黄医药、百济神州等企业的成功实践,通过与国际企业合作、参与多中心临床试验等方式,将国产创新药推向全球市场。
关键观点2: 国际化是国内创新药企的必选项。
随着全球药品市场份额的不断增长,尤其是美国市场的巨大空间,国内有实力创新药企必须在临床阶段就选择海内外双报,以获取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市场份额。
关键观点3: 国内医药企业在出海过程中面临挑战和困难。
文章中提到了FDA审评标准的问题,以及市场低迷对生物医药领域投融资的影响。但总的来说,国内医药企业的国际化战略不会动摇,与海外差距会进一步缩小。
关键观点4: 新药出海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多个因素。
包括解决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海外临床推进的实力、临床开发策略的合理性以及对时机的把握等。
文章预览
同写意20周年大会:中国医药创新未来之路!“意”同创新,穿越周期,赢取未来。7月中旬,苏州金鸡湖畔,让我们与“新药写意人”一起为中国医药创新“同写意”! 本次大会安排了多个论坛和报告研讨新药出海话题,敬请关注。 国际化是医药的长期主义,在近两年的实践下,这句话已经成为行业的一大共识。而将出海浪潮推向新高的,来自两家Biotech,和黄医药、海和药物。 6月,和黄医药向西,重磅产品呋喹替尼获得欧盟委员会批准,用于治疗经治转移性结直肠癌;海和药物向东,更加罕见的,MET抑制剂谷美替尼成为首个由中国公司在日本上市 (而非授权转让) 的产品。 如果细数今年以来的成功案例,在3月,百济神州也宣布,去年登陆欧洲市场的雷利珠单抗获得FDA批准。 现实再清楚不过了。2024年,资本市场并没有迎来明显回暖,与之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