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安徽多地再生稻迎来丰收,种植户抢抓晴好天气进行收割和晾晒。再生稻是播种一次、收获两次的水稻,具有生长期短、成本低和米质优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安徽创建了一批再生稻米品牌,并成立了产业联盟,促进安徽特色优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再生稻的丰收和重要性
安徽多地再生稻迎来丰收,再生稻的种植具有增加耕地单位面积粮食产量、优化耕作制度和生态环境、促进水稻生产提质增效等重要意义。
关键观点2: 再生稻的特点和优势
再生稻具有生长期短、成本低和米质优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安徽将扩大再生稻种植面积,推动品种选育研发、应用,加速品种锻造、品质提升、品味优化和品牌塑造。
关键观点3: 安徽再生稻的发展情况
安徽再生稻种植面积从2012年的不足两万亩发展到2024年的220万亩,创建了多个再生稻米品牌,并成立了产业联盟,带动种粮大户增产增收,促进安徽特色优质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观点4: 种植户的收益和种植诀窍
种植再生稻可实现亩均节本增收600元左右,种植户需精耕细作,落实好各项大面积单产提升的技术措施,每天观察各环节情况,及时做好精准科学管理。
关键观点5: 安徽省对再生稻的推广和支持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等部门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设置高产竞赛激励奖项,提高农户应用先进生产技术的积极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文章预览
喜看稻菽千重浪,又是一年丰收时。近期,安徽 220 万亩再生稻迎来收割季,当地种植户正抢抓农时和当下晴好天气,加紧收割、晾晒头季稻,确保颗粒归仓。 再生稻是播种一次、收获两次的水稻,头季收割后,利用稻桩重新发苗、长穗,能够再收一季,再生季具有生长期短、成本低和米质优等特点,经济效益显著。 近日,在安徽省宣城市郎溪县优质专用粮食精耕细作高产攻关核心示范区再生稻基地里,金灿灿的稻穗铺满了稻田,稻谷颗粒饱满,轰鸣的收割机在绿黄相间的 “ 稻海 ” 里来回穿梭,收割沉甸甸的稻穗,田间地头稻香阵阵,呈现出一幅丰收画卷。 记者了解到,该再生稻基地位于郎溪县涛城镇凤河村,核心区示范面积达 225 亩,通过精耕细作,力争再生稻头季平均亩产 600 公斤、再生季平均亩产 400 公斤,打造 “ 一种两收 ” 模式高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