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关注大学新生家长过度介入孩子生活的问题,通过聊天记录和案例展示了家长在孩子上大学后的种种干预行为,包括建立家长群、要求辅导员提供孩子在校情况、过度监控孩子的一举一动等。文章指出这种过度保护不利于孩子的独立成长,可能导致孩子无法独立面对生活。文章呼吁家长学会放手,找到“收与放”之间的平衡,注重沟通方式,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步分离和退出。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大学新生家长过度介入孩子生活
包括建立家长群、要求辅导员提供孩子在校情况等
关键观点2: 家长群的建立和行为反映家长焦虑
家长通过群聊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动态,表现出对孩子的过度关注和焦虑。
关键观点3: 家长过度监控孩子一举一动
从军训到日常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家长都想要掌握孩子的全部信息。
关键观点4: 过度保护导致孩子无法独立成长
家长的过度介入可能导致孩子无法独立面对生活,造成心理断乳期延长等问题。
关键观点5: 呼吁家长学会放手并找到平衡
文章呼吁家长要懂得“收与放”之间的平衡,注重沟通方式,随着孩子的成长逐步分离和退出。
文章预览
点击👇下方小卡片关注 月亮 作 者 | 拾遗 来 源 | 拾遗 ·点击收听本文音频· 01 李月亮 ☽ 万万没想到,大学不是放飞自我的开始,而是另一轮控制的开始。 全国各地大学陆续迎来一批大学新生,一段聊天记录在网上火了。 一位大一新生家长,陪同孩子办理入学时,特地从宿舍信息中,找到辅导员电话。 晚上九点,加了辅导员的微信。 开始事无巨细地询问各种信息: 我家孩子,学号多少?咱们是几班?你是班主任吗?学校有网吗? …… 辅导员一头雾水,因为第一次有家长,加自己的微信。 而且问的内容,宿舍信息上都有。 在询问孩子的姓名后,他发现孩子至今,都没按要求加入新生群。 有问题自己不问,反倒家长事无巨细都要知道。 眼看家长仍不停歇,辅导员发了一篇长文苦口婆心地劝说家长: 孩子18岁了,不是幼儿园。 在学校所有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