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关注欧盟计划通过技术换补助的方式获取中国技术产权的举措,特别是针对电池开发项目。该政策在引发各界关注的同时,也暴露出欧盟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薄弱环节。文章比较了中欧在电动汽车产业的状况,指出欧盟面临制造业转型压力,而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欧盟这一政策违反自由贸易准则,可能阻碍中欧绿色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造成冲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欧盟推行“以技术换补助”政策
欧盟计划在其清洁技术贸易制度框架下,要求赴欧投资的中国内地企业转让技术产权以换取欧盟补贴,此政策将首先在电池开发项目中推行,未来可能拓展至更多行业。
关键观点2: 欧盟制造业面临压力
欧盟制造业的产业转型面临压力,特别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欧洲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在转型过程中遭遇重创,暴露出欧洲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的薄弱。
关键观点3: 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蓬勃发展
与此相反,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份额中占据领先地位,尤其在电池制造等核心领域优势显著。
关键观点4: 欧盟政策违反自由贸易准则
欧盟的“以技术换补助”政策违背了自由贸易的基本准则,可能破坏公平的市场环境,打击中国企业赴欧投资的积极性,并阻碍中欧绿色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关键观点5: 政策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和全球供应链冲击
长期来看,这一政策可能导致中欧双方在绿色技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受阻,甚至引发贸易摩擦升级,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造成冲击。
文章预览
全文 1043 字,阅读大约需要 2 分钟 未经许可严禁以任何形式转载 南方能源观察 微信号:energyobserver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 eomagazine@126.com 蔡译萱 近期,据媒体报道,欧盟计划在其清洁技术贸易制度框架下,迫使赴欧投资的中国内地企业转让技术产权,以换取欧盟补贴。该政策将率先在电池开发项目中推行,未来还可能拓展至汽车制造、电信等更多行业。 “以技术换补助”的消息引发各界高度关注。不难看出,欧盟“慌”了。 近几年,欧盟制造业的产业转型面临重重压力。以汽车行业为例,从传统燃油车向智能化电动汽车转型的浪潮中,欧洲车企及零部件供应商纷纷遭遇重创,生产下滑、销售不振、盈利锐减等问题接踵而至。大众汽车不得不宣布关闭多家工厂,大量裁员的阴影笼罩着整个企业;制造业老牌巨头博世也无奈地选择在全球范围内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