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文章介绍了小寒节气的由来、特点、习俗和人们的活动。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标志着天气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但尚未达到极致。文章提到了小寒三候,即大雁北迁、鹊垒新巢、野鸡求偶,同时介绍了小寒时节的标志花卉——梅花、山茶和水仙。此外,文章还描述了小寒时节的冰戏、腊祭等习俗,以及人们进补和准备春节的情况。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倒数第二个节气,标志着最寒冷时期的开始。
小寒节气象征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期,但尚未达到极致。古人通过观察禽鸟的行为来感知时节的变化,小寒三候包括大雁北迁、鹊垒新巢、野鸡求偶。
关键观点2: 小寒节气期间有特色习俗和饮食文化。
人们进行冰戏、腊祭等习俗活动,同时还有特色进补佳品,如羊肉、菜饭、糯米饭等。这些习俗和饮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新年的期盼。
关键观点3: 小寒时节人们开始准备春节。
随着小寒的到来,年关将近。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采购年画、年宵花等各类年货,为即将到来的春节作准备。春运的车票已然开售,身在异乡的人们也准备收拾行囊踏上归程。
文章预览
【来自小寒的信】 时至 小寒 , 薄暮 寒光。 这是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也是新的一年里第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 “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 也就是说,天气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但尚未达到极致。 小寒三候 为 “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雊(gòu)” 。古人认为禽鸟在感知时节变化方面独具天赋,在二十四节气中,小寒和白露便是完全以鸟类作为物候标识的——随着阳气萌动,大雁北迁,鹊垒新巢,野鸡求偶,人间至暖是归家。 风至而花有信。在古代,人们选择应节令而开的花作为标志,以花为节令之信使。南北朝时期《荆楚岁时记》中记载 “始梅花,终楝花,凡二十四番花信风” 。其中,小寒“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梅之凛然、山茶之艳丽、水仙之清雅,为小寒时节的苍茫大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