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预览
任何疑问、批评、指导,请毫不犹豫地私信作者! 本系列所展示的案例要么来源公开发表的文献,要么经受检者同意,要么来自互联网 (若介意,请私信笔者删除) 。 有时候看具体指南或专家共识,挺枯燥,也不好理解。如果能结合具体案例,大家讨论,能更好理解,获得新的见解和提升 。 某检测机构实验室反馈,“我们已经查阅文献和数据库,该基因变异以错义变异为主,致病机制为功能获得”,因此该基因的null 变异不能使用PVS1。 真的是这样吗?然后好奇也查查 文献和数据库。 HGMD数据库 ,如下: 查了另外一个数据库,如下: 然后又查了该基因的pLI,如下: 然后查了 基因-疾病的临床有效性 ,如下: 再查查具体报道的文献病例: 文献1: 3456+2T>G 文献2:基因缺失 文献3:基因内缺失 文献4:移码突变 文献5:移码突变 文献6:移码突变 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