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关注于新出台的《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指出粮食损耗和反食品浪费的重要性,并分析了造成食物损耗的主要原因。文章还引用了相关报告的数据,展示了中国食物损耗和浪费的严重性以及减少损耗的潜力。同时,也提到了实现减少损耗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改进的环节。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的出台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该方案,旨在减少粮食损耗和食品浪费。
关键观点2: 粮食损耗和食品浪费的严重性
研究显示,食物损耗和浪费率合计达到22.7%,但存在大约一半的减损空间,可节约大量食物,满足数亿人的营养需求。
关键观点3: 造成食物损耗的主要原因
包括基础设施及配套设备不健全、作业不规范、技术水平低、产销运输距离长、流通环节过多以及居民食物消费观念存在误区等。
关键观点4: 减少损耗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改进的环节
包括提高收获和加工技术、改善储存和运输条件、提高冷链运输率等。
文章预览
点击上方蓝字 关注我们 图片来自视觉中国 中办国办印发《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行动目标。研究显示,粮食损耗主要发生在产业链前端,生产及产后处理约占总损耗量的63% 文|财新 张一川 《反食品浪费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相继颁布实施后,具体落地方案出台。据11月25日新华社消息,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粮食节约和反食品浪费行动方案》。 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报告》披露,2021年中国食物损耗和浪费率合计22.7%,初步估算约有一半的减损空间,可节约2.3亿吨食物,折合成热量为155.7万亿千卡,可满足1.9亿人1年的营养需求,减少2.5亿亩耕地资源使用、1.5亿立方米水资源消耗和1.6亿吨温室气体排放。 据财新了解,2021年有关研究机构向主管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