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主要讨论了微信AI搜索接入DeepSeek的相关话题,包括对当前微信AI搜索的体验观察、对Chatbot产品的思考、对DeepSeek对微信的意义、对大模型技术的看法、以及对未来AI应用场景的预测。文章还提到了不同AI产品的竞争态势,以及中小企业在AI时代的新机会。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微信AI搜索目前处于灰度测试阶段,接入DeepSeek后,用户体验有所提升但仍存在不足。
部分用户在微信页面下方看到“AI搜索”入口,打开后可以看到简单的输入页面。但当前接入并不完整,以单次问答为主,且经常面临服务器繁忙的问题。
关键观点2: DeepSeek的接入对微信意义重大,不仅是搜索的扩展,更是与社交、媒体、支付等功能的结合。
DeepSeek作为开源模型,技术上的平等使得多种AI产品能够涌现。微信凭借其社交和媒体信息的优势,成为AI天然的落地场景。
关键观点3: 技术平权时代,AI的入口仍掌握在巨头手中,而垂直场景下的AI产品更具替代机会。
大模型产品本身具有赋能性质,DeepSeek的开源搅动了整个生态。技术平等、性能优良的情况下,闭源产品面临尴尬。巨头的AI地位因DeepSeek的接入而重新洗牌,而中小企业在长尾低频场景中有新的产品机会。
关键观点4: 未来AI应用将更加广泛,不仅限于大厂关注的领域,更多中小企业将有机会参与其中。
像Midjourney、Cursor等专注垂直场景的AI产品虽然可能不被大厂看好,但有自己的用户和场景、有付费意愿和留存的产品都有生存空间。AI浪潮后,无论是写代码还是实现用户个性化功能,难度都会降低,古典产品经理的机会也会重新出现。
关键观点5: 对AI未来的看法及结尾的感悟。
作者对AI的未来持谨慎乐观的态度,认为未来AI应用层会有更多丰富的产品出现,也会有更多有意思的竞争出现。就像之前跟庄明浩老师聊的,24年是AI大模型年,那25年可能就是AI应用年。
文章预览
微信 AI 搜索接入 DeepSeek 了。有几点想法分享一下。 1 微信 AI 搜索目前灰度测试中,部分用户在页面下方会看到「AI 搜索」的入口。打开后可以看到有很简单的输入页面,有一个可选界面。 聊天回答中也有思考过程,与 DeepSeek 官方很相似。可以感受一下: 虽说 Chatbot 是个很简单的产品形态,目前微信的接入也不算完整,以单次问答为主,还经常服务器忙。说明上线的确有点仓促。 2 回顾俞军老师的体验公式: 用户体验 = (新体验 - 旧体验) - 迁移成本。 Chatbot 之间也没有显著的体验差,不会有多大的壁垒。昨天是通义,今天就可以是元宝。昨天是豆包,今天就可以是 DeepSeek。只是零散的单次请求而已,用户的粘性可以忽略不计。 而 DeepSeek 由于是开源模型,大家都能用。技术没有差异了,对话又很难做出新的花样。体验差不大的情况下,高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