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和《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两个框架界定了教师和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帮助师生了解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作用,并以合乎伦理、有效、安全和有意义的方式在教与学的实践中运用人工智能。文章详细阐述了框架的目标、关键内容、制定原则以及应用策略等。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和《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发布背景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一系列报告,强调在机器无法替代教师的共识下,需要培养院校教师具备有效的人机协作所需的人工智能素养技能。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这两个框架。
关键观点2: 两个框架的主要目标
《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和《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旨在帮助师生了解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作用,并应用人工智能于教与学的实践中。两个框架都强调‘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保护人的尊严和隐私,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观点3: 框架的关键内容
《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教师需具备的十五项能力,包括‘以人为本’观念、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基础与应用、人工智能与教学融合,以及人工智能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该框架还提出了教师的三个能力进阶等级和相关策略。《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则涵盖了四个能力层面:‘以人为本’人工智能观念、人工智能伦理、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以及人工智能系统设计。
关键观点4: 框架的应用策略
文章介绍了将《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和《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应用于教育的策略,包括作为人工智能战略的能力基石、建立跨学科的核心课程和学科课程群、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教师在人工智能方面的专业发展等。
关键观点5: 文章总结与呼吁
随着人工智能持续塑造未来,教科文组织的新框架为培养学生和教师提供了重要指导。文章呼吁各国采取行动,制定符合伦理规范、包容性强并体现‘以人为本’价值观的国家人工智能战略。
文章预览
当今,人工智能(AI)已成为公众和媒体关注的焦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过去几年中持续监测人工智能对教育的重要影响,并为政策和实践提供指导。以2019年《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为例,教科文组织强调,在机器无法替代教师的共识下,需要“在社会各层面采取制度性行动”,培养院校教师“有效的人机协作所需的人工智能素养技能”。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4数字学习周期间发布了 《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 。一起来看—— 关注下方公众号 回 复【AI能力框架】 获取PDF版报告 • 框架目标 • 《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和《学生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界定了教师和学生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帮助师生了解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作用,并以合乎伦理、有效、安全和有意义的方式在教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