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中国教育报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中的一篇,讲述了中山大学师生随“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在春节期间前往渤海冰区进行科考活动的故事。文章重点介绍了师生们在严寒环境下开展科研工作的艰辛和收获,以及通过多种科技手段进行同步观测的创新做法。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中山大学师生随“极地”号逐冰而行,开展科考活动。
文章介绍了中山大学师生在春节期间的科考活动,他们随“中山大学极地”号破冰科考船前往渤海冰区,进行科研调查。
关键观点2: 科考活动的目的是观测北极气候变化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文章指出,全球气候系统中的关键区域之一——北极正在发生快速变化,这次科考旨在获取更多渤海冬季海冰高密集度冰区的综合观测数据,以了解北极变化如何影响我国气候。
关键观点3: 科考活动面临困难,但师生们取得丰硕成果。
文章描述了科考团队在严寒环境下开展工作的艰辛,他们争分夺秒地作业,有时通宵作业。最终,他们采集了大量的海洋化学样品和海洋生物样品,以及相关数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关键观点4: 科考活动采用多种科技手段进行同步观测。
文章介绍了科考团队在这次活动中采用了卫星、无人机和科考船等多种科技手段进行同步观测,这是首次在北半球最低纬度的海冰区进行此类观测。
文章预览
近日,中国教育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派出多路骨干记者深入校园、厂矿、田间等一线,倾听师生的心声,记录成长的足迹,见证教育的力量,用镜头捕捉那些平凡而又不凡的瞬间,用笔触写下那些温暖而又坚韧的故事。 今天,一起来看中山大学师生 随“极地”号逐冰而行 的 故事 。 当大年初一的曙光悄然洒向渤海湾,一面五星红旗在“中山大学极地”号的桅杆上,缓缓升起。 寒风凛冽,冰天雪地间,那抹鲜艳的红色如同一簇火焰,点亮了这片被白色与蓝色笼罩的冰冷世界。在这片遥远而寂静的海域,这抹红色,成为 中山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工程师 时小松带领科考团队在船上度过春节的强大信念支撑。 参航师生在甲板上作业。学校供图 30多名参航师生站在甲板上,望着那面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心中涌起的不仅是对祖国的无限眷恋,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