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关于机动车检测乱象的问题,一些机动车检测站降低标准,让年审不合格车辆异地“通关”。文章指出监管存在的短板,包括基层监管执法能力弱、监管执法体系不健全、部门间缺乏有效协同机制和省际数据壁垒等问题。同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包括开展机动车检验专项整治行动、合理设定机动车检测准入门槛、从严落实退出机制、建立联合监督执法机制等。最后,相关部门成立联合调查组对涉及的问题进行检测机构排查整治。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机动车检测乱象问题
一些机动车检测站降低标准,让年审不合格车辆异地“通关”,存在安全隐患。
关键观点2: 监管存在的短板
包括基层监管执法能力弱、监管执法体系不健全、部门间缺乏有效协同机制和省际数据壁垒等问题,导致问题车辆通过检测。
关键观点3: 解决方案
包括开展机动车检验专项整治行动、合理设定机动车检测准入门槛、从严落实退出机制、建立联合监督执法机制等,以加强监管和消除监管盲区。
关键观点4: 联合调查组的行动
周口市成立联合调查组,全面开展机动车检测排查,对涉及问题的检测机构进行调查和处理。
文章预览
新华视点丨本省车检过不了,换个省份就“通关”?——机动车检测乱象调查 近期,“新华视点”记者接群众举报称,在河南、安徽省际毗邻地区,一些机动车检测站让年审不合格车辆异地“通关”。记者暗访发现,这些检测站主要客户为外地车辆,一些明显有问题的车辆确实能过关。 “问题检测”为何没能得到有效监管?如何才能消除监管盲区,让车辆不再“带病”上路? 不合格车辆异地“包过” 据群众反映,近年来,靠近安徽的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项城市、鹿邑县等地乡镇陆续开了多家机动车检测站,其主要客户群体是安徽等地车主,主打“卖点”是不合格车辆也能“包过”。 采访中,记者遇到一名车辆存在问题的安徽车主赵先生。他的燃油车是2013年购置的,去年在本地年检时,由于尾气不达标而被检测站要求维修。他去修理时,维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