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介绍了随机对照试验在医学领域的地位与局限性,以及其在新药研发、母乳喂养支持项目、数字技术开发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文章指出,随机对照试验虽然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金标准,但存在局限性,单纯依靠临床试验结论需谨慎。同时,介绍了一些与随机对照试验相关的概念,如偏倚、安慰剂效应等。文章还提到了布拉德福德·希尔的观点,随机对照试验不应被当作唯一的证据来源,而应该与其他类型的证据结合使用。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随机对照试验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重要工具,但在评估新疗法时,应谨慎对待其结论。
虽然随机对照试验被视为验证新治疗方法是否有效的‘金标准’,但如果试验本身的设计不够科学,结果可能适得其反,产生具有误导性的结论。在医学以外的领域,标准研究方法可能是迭代设计,随机对照试验可能并不适用。
关键观点2: 循证医学应把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和实际的观察结果结合,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答案。
单纯依赖临床试验结论是不可取的,因为现实世界的情况远比试验环境复杂。为了获得更准确的答案,需要将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与实际观察结果相结合。
关键观点3: 随机对照试验的局限性在于其无法完全避免各种偏倚和干扰因素。
分配上的随机并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偏倚,如果分配的结果被参加试验的患者或研究人员知道了,可能会产生潜意识的主观偏倚。此外,还存在其他类型的偏倚,如表现偏倚、测量偏倚、失访偏倚和发表偏倚等。
关键观点4: 布拉德福德·希尔强调,随机对照试验不应是唯一的证据来源。
他认为,在解读研究结果之前,必须回答一系列问题,这些答案部分来自随机对照试验的证据,其他部分则来自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因此,循证医学需要重新审视自己,采取一种更谦逊、更加多元的科学证据方法。
文章预览
加 星标 ,才能不错过每日推送!方法见文末插图 随机对照试验(RCT)通常被认为是评价药物有效性的金标准,但其自身有局限性。一些人将此方法奉为金科玉律,对其过度依赖,却忽视了医疗的复杂性。 撰文 | Trisha Greenhalgh (牛津大学基本卫生保健科学教授) 编译 | 皮卡龙妙蛙 我们如何了解新研发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是否有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循证医学” (Evidence-base medicine,EBM) ,也就是基于临床实践数据的医学,衍生出了一些重要工具,比如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RCT) 。虽然类似的工具大大推动了医学科学的进步,但我们在评估新疗法时,还是应该对单纯依靠临床试验结论的做法保持谨慎的态度。试验固然有其价值,很多情况下甚至被视为验证新治疗方法是否有效的“金标准”,但如果试验本身的设计不够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