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瞭望智库
2015年底,新华社获批为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直属的首批10家国家高端智库试点之一。瞭望作为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的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与先期成立的瞭望智库一体化运作。
今天看啥  ›  专栏  ›  瞭望智库

非法“坐滩”25年,就是一个“毒瘤”

瞭望智库  · 公众号  · 政治  · 2024-07-15 12:40
    

主要观点总结

本文报道了在中国南海仁爱礁发生的环保问题,包括菲律宾军舰非法“坐滩”、氰化钠毒鱼、毁灭性捕捞等行为对珊瑚礁和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文章还提到了菲律宾渔民使用氰化物伤害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的情况,以及环保组织和相关人士对此的关注和呼吁。

关键观点总结

关键观点1: 菲律宾军舰非法“坐滩”仁爱礁

一艘建于二战时期的菲律宾军舰在中国南海仁爱礁非法“坐滩”25年,严重破坏珊瑚礁生态系统。军舰的锈蚀、船壳剥落、人员排放废油废水等持续破坏环境。

关键观点2: 氰化钠毒鱼对南海生态环境的破坏

菲方渔民使用包括氰化钠在内的氰化物毒鱼,对南海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这种方法对鱼群的伤害性极大,暴露于毒液的鱼约有50%会死于急性中毒。

关键观点3: 毁灭性捕捞对珊瑚的损害

菲律宾渔民使用的毁灭性捕捞方式,如炸鱼和“敲珊震鱼”,都会损害珊瑚。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珊瑚礁的物理结构,导致大量珊瑚礁碎裂。


文章预览

蔚蓝的海水涌向珊瑚礁浅滩,富有层次地变为浅蓝或青绿色,最后却撞到一片与海天风光极不和谐的铁锈上。新华社记者日前在中国南海仁爱礁目击的这一幕大煞风景: 一艘建于二战时期的菲律宾军舰已在这里非法“坐滩”25年,船身锈迹斑斑,铁壳多处剥落。 “菲律宾‘坐滩’舰是这里的一个环保‘毒瘤’。 ”中国三沙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胡国林说。而这只是菲方破坏南海环境的一端,还有氰化钠毒鱼、炸鱼等行为,持续荼毒这片海域。 这是在位于北京的发布现场上播放的仁爱礁生态调查纪实短片《仁爱礁:南沙之泪》(2024年7月8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本文转载 自新华社客户 端,原文首发于2024年7月14日,标题为《新闻调查丨菲律宾如何破坏南海生态环境》。 1 锈蚀舰“坐滩” 环保“毒瘤” 仁爱礁本是一片美丽的珊瑚礁,但是在1999年, ………………………………

原文地址:访问原文地址
快照地址: 访问文章快照
总结与预览地址:访问总结与预览